当前位置:

在情理中坚守法律和规则——从法律角度谈捐赠人要求慈善组织退还捐款

编辑:CSWF01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2023-08-28 11:10 浏览:2161人


在情理中坚守法律和规则

从法律角度谈捐赠人要求慈善组织退还捐款


文/ 张凌霄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监事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慈善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只要有心有意,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便捷的奉献自己的爱心,小到一分、一块钱,大到几十万上百万,互联网公益已经成为慈善捐赠的重要途径。

然而,也正是这份便捷,导致了一些曾经极少发生的“意外”正在不断出现。

比如,我的孩子拿着我的手机玩,无意中把我银行卡积蓄都给捐了出去,怎么办?我在刷手机上网的时候,突然被某一个募捐的内容感动,想要捐一小笔钱,结果多按了个零,怎么办? 或者是,晚上等我洗漱完准备睡觉,突然又后悔了不想捐了,怎么办?

对于绝大多数的公众而言,对于公益慈善的法律规定是模糊的,那么自然会认为,既然钱是我捐的,那我往哪捐的就从哪要回来呗!现实可能稍稍的有些“残酷”。

简而言之,正常情况下,捐赠不是想退就能退的。那么非正常情况呢?也有,但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

这里首先要来了解一个法律概念。什么是慈善捐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也就是说,慈善捐赠是指捐赠人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将其财产赠与受赠人,受赠人接受的一种活动。

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赠与,慈善捐赠具有公益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也就是说,具有公益性的慈善捐赠行为一般是不可撤销的。

所以说,例如我看到网上的募捐信息受到感动,捐了一笔钱,洗了个澡之后突然反悔,想找慈善组织把我的钱退回来,这种情况是不被法律允许的。

这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

近年来慈善组织经常遇到的一种新型网络诈骗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法分子打着公益的名义做的“杀猪盘”,以“捐赠返利”的噱头,“借用”慈善组织真实合法的捐款账号,鼓励受害人向其捐款“做公益”,此时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捐赠”的真实性使其成为了不法分子布下的陷阱中的第一环,而随后其会用更大的诱惑骗取受害人的大额资金。

在这个骗局中,不法分子利用了某些慈善组织的公开募捐项目,比如在互联网慈善公开募捐平台上的公开募捐,或者是某些慈善组织自己的公众号、网站中的募捐通道等,最终受害人完成的捐款,确实资金都直接进入该机构账户。

那么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是否可以要求慈善组织退还捐款呢?

这里就要引出另一个法律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受害人向慈善组织捐赠,是否属于“重大误解”或者“违背真实意思”呢?我们认为不是。虽然这是不法分子的一种诈骗模式,但是慈善组织并未实际参与诈骗,而受害人在向慈善组织捐赠时,确实也是抱着“做公益”目的,或者说,认为自己确实是在“做公益”。

因此,慈善组织并没有法定的义务退还捐赠人的捐赠款,而有些受害人要求慈善组织赔偿其被诈骗的资金,那就更不是慈善组织的责任了。当然,受该诈骗模式影响的防范和处理,是另一个法律实务话题,不在本文赘述。

那么,回到我们刚刚举例的情况,捐款的时候多按了个零,能不能要回来呢?

从法律上来看,这种情况被认为是基于“重大误解”,也并非捐赠人真实意思表示,违背了慈善捐赠“自愿”原则。当然,这样的“错捐”、“误捐”,捐赠人是可以要求慈善组织退还捐赠的。但在实务中,退还的金额只能是超出原意向捐赠的部分金额。

如果是孩子“替”我捐赠的,家长不知道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未经监护人许可而进行的捐赠,与慈善组织之间达成的捐赠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或者效力待定合同,捐赠人是可以要求慈善组织退还捐赠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情况,都需要由捐赠人来承担举证责任。

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对于捐赠人其实还有一个“反悔”条款。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之所以要在此强调这个条款,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合法要求慈善组织退款的理由。实际上,适用该条款时除了需要由捐赠人自己举证证明,确实在捐赠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外,更为重要的是,“不再履行捐赠义务”,不等于能够要求慈善组织退回已经捐赠的部分。

简单来说,比如我和某个慈善组织签订了捐赠协议,约定捐赠一百万元人民币,分两期支付,第一期我已经完成了50万元的捐赠,那么如果我提出适用该法律条款,那么我仅仅只能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可以不再继续支付剩余的50万元捐赠,但我不能以此为理由要求慈善组织退回之前已经捐赠的部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慈善组织无条件的向捐赠人退款,特别是一些具有争议的捐款,并非其法定义务,甚至是可能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

从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角度来说,慈善组织在接受了捐赠人捐赠款项之后,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也就是说,捐赠人的捐赠款项极有可能已经被执行到某一个慈善项目当中,或者已经资助拨付给了受益人,特别是对于一些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捐赠,涉及到已经开具了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还涉及到项目可能已经结项,审计已经完成等等现实问题。

但我们也知道,对于慈善组织而言,会承担非常巨大的“舆论”压力。特别是,在坚守法律和规则时,往往会“违背民意”。

例如,2019年,有一位患抑郁症的妻子捐了家里的55万存款,因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丈夫要求各个基金会退回捐赠。这起事件在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有的网友甚至认为,“还能见到别人都有病了遇到困难了不给退款的,这还是慈善吗?”

其实,从法律上来讲,患有中度抑郁症并不能成为合同无效的理由,也就是说,这些涉及到的慈善组织,是没有义务退回这些捐赠款项的。

但这起事件最后的“结局”是让公众“满意”的——当时的报道称,在其捐赠的217家基金会中,一共联系到114家,其中32家已将全部或部分捐款退还:有的为此事在内部走了特批流程,由秘书长亲自签批后退款;有的做了善款追溯,退回了尚未执行的部分善款;有的联系了爱心人士向该家庭捐款,变相的“退款”;几家涉及金额较小的慈善组织,选择以直接个人转账的方式“退款”。还有的通过“大病救治”的方式,“退还”了8万元捐款。

我们看到,对于这些慈善组织而言,退款,更多的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但如果都要由慈善组织来承担退款的责任,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面对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质疑,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公众普及法律和慈善常识,向公众介绍慈善组织的运作机制和项目,慈善组织更需要做的是积极的引导,用专业来建立更强的公信力。

因为,对于法律和规则的坚守,守住的其实是慈善行业的底线。

法律并非是无情的,对于慈善组织和从业人员而言,遵循法律,敬畏法律,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依法行善、规范治善,让法律的权威来保驾护航,用更为平和、平等、开放的姿态面对公众,或许更能够推动慈善事业更专业,更有公信力,也能走得更为长远。


(文章于2023年8月28日首发于华夏时报网,转载至法商法苑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CCTV《公益之声》、公益中国、中国公益新闻网、搜狐公益、凤凰网公益、中国法律网、法治晨报等网站。)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48号中彩大厦8层

邮编编码:100053 传真:010-83481391

客服邮箱:info@cswef.org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0903706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21号

银行账户(需备注项目名称)

户 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中关村园区支行

账 号:1125 1201 0400 05688

大额行号:1031 0002 5122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东长安街支行

账 号:0200 3374 1900 0014 555

外币账户

户 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美 元:3506 1488 0000 02824

港 元:3506 1388 0000 0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