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困境女童看到更多未来可能性”——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11年公益历程

编辑:CSWF01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杂志5月下 发布:2024-06-06 浏览:304人


编者按:

2024年5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新闻中心转载《中国社会组织》杂志刊发的《“让困境女童看到更多未来可能性”——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11年公益历程》一文,其原文如下。


“小丫姐姐”上门看望“女生加油计划”受助女童。


如果把儿童世界比作一个大花园,那女童就是花园里娇嫩的花朵。

云南省昆明市是一座与花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日前,记者随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工作人员来到昆明,探访爱小丫基金“女生加油计划”在云南的执行情况,前往受助女童家中走访,并参加了爱小丫基金一线执行人员——“小丫姐姐”的线下培训。

随着探访、交流日渐深入,这支成立11年的基金的公益版图愈发清晰呈现出来:主要以欠发达地区女童的需求为风向标,持续完善项目支持体系,联合属地政府部门、学校、社会组织等相关方,从物资发放、普及知识到启蒙意识、激发内生力量、关注身心全面发展,构筑全面赋能困境女童的公益路径和友好成长环境。截至2023年12月底,基金累计筹款9500余万元,全国20个省份的34万余人次女童受益。


初心 让困境山区女童都有一套干净的内衣裤


在探访行程的第二站 ——昆明市嵩明县新街明德小学,收到“小丫包”的女孩们看到包内有粉色发箍后,高兴地拿出来戴在了头上。

“小丫包”在云南已连续发放7年,分为姐姐包和妹妹包,妹妹包向1—3年级女生发放,包内有2套内衣裤、防潮袋、发圈、发箍和生理卫生知识漫画、内衣皂等;姐姐包向4—9年级女生发放,除上述物品外,还增加了卫生巾。

爱小丫基金秘书长张茹玮告诉记者,“小丫包”是爱小丫基金的基础项目内容。2013年,她和几个朋友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做项目探访时,发现当地不少困境女童没有穿内衣裤,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怀着“让困境山区女童都有一套干净的内衣裤”的初心,张茹玮和几位朋友发起成立爱小丫基金,给困境山区女童送去“小丫包”和“小丫课堂”。

最初的“小丫包”是白色帆布包,内有2套内衣裤和1张四格漫画。在使用过程中,孩子们反映了一些问题:帆布包只能单肩背,使用起来不方便;白色帆布不耐脏,雨天容易被淋湿。

根据孩子们的需求,爱小丫基金在2017年、2021年对“小丫包”进行了两次升级。最新款的“小丫包”使用了粉色和红色、防水性更好的材料,从单肩背改为了可调节包带长度的斜肩背,包身图案设计为时尚活泼的小姑娘,内衣裤改用淡粉、淡蓝色订制品,还增加了女孩们喜欢的发箍、发圈等。

“小丫包”中增加发箍和发圈后,曾有公众质疑:送女孩们必需的内衣裤和卫生巾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送发箍、发圈呢?面对质疑,爱小丫基金及时作出回应:很多孩子提出希望可以收到发箍、发圈这类女生日常用品,爱小丫基金尊重所有女孩爱美的权利。

“我们真正到一线调研时发现,受助者的需求很多时候并不是捐助者认为的样子。孩子们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有很多独特的需求,比如陪伴、美的需求等。”张茹玮说。

此外,爱小丫基金针对紧急灾害发生时女性缺乏生理卫生和个人清洁用品等情况,发起实施了“女生应急关爱卫生箱”项目,为灾区女性送去包含一次性内裤、卫生巾、消毒湿巾等的收纳箱。该项目现已开展多次活动,在全国7个省份建立了备灾仓库。


启蒙  让每个女童都活出独一无二的美


“女生加油计划”以“小丫包”中的物资为载体,为孩子们讲授“小丫课堂”。早期的“小丫课堂”仅用几分钟时间,介绍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比如内衣裤要勤洗勤换等。

随着时代发展,女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更加健全,对基本生理卫生用品的需求越来越低,无人倾诉的烦恼和得不到指导的困惑越来越多——“我长得胖,同学们会不会嘲笑我?”“我想做一名营养师,但未来会找到工作吗?”此外,这些孩子多为留守儿童,不仅缺乏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还很容易自卑,不懂得如何处理与他人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以女童们的痛点为新的公益起点,爱小丫基金开始全面升级“小丫课堂”,帮助孩子们构筑对自我的接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小丫”都意识到,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以此为切入点,基金启动了2.0版本。

“基金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敏捷地去调整、提升公益项目。”张茹玮说,推动“小丫课堂”不断完善升级的原动力,正是困境女童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需求。

2017年,“小丫课堂”从原来几分钟、无课件的口头讲授,升级为有标准课件、课时为40分钟的一堂课,并开发出姐姐版和妹妹版;2021年,“小丫课堂”再次升级课程内容;2022年,“小丫课堂”完成全面升级,按照难易程度分为视频版、讲座版和活动版,内容包括基础生理卫生知识、基础心理调适方法、基本社会交往技巧,引导孩子们做身体的主人、情绪的朋友和多元的女生。

“‘小丫课堂’的底层逻辑是首先让女童们爱自己,然后引导她们进行心理建设,最终帮助她们更好地走向社会。” 在“小丫姐姐”培训课现场,爱小丫基金教研总监谭雪明告诉记者,“小丫课堂”更多的是在做前置预防的普及工作,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成长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从更基础的层面、更深的层次支持困境女童,既是爱小丫基金2.0版的目标指向,也成为基金3.0版的努力方向。


赋能  让“小丫”们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昆明益行公益社区发展服务中心项目官员许兴娟是本次培训班的学员,她自2018年开始负责执行爱小丫基金在云南的一系列项目,是一位资深的“小丫姐姐”。除了执行“女生加油计划”外,她还负责执行“女生扶持计划”和“女生未来赋能计划”。

了解到很多女童的问题是因为缺少父母陪伴、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后,2017年,爱小丫基金发起实施“女生扶持计划”,对困境初中女童进行一对一帮扶。同时,对特困女童做深度个案陪伴,提供卫生知识普及、心理疏导、职业规划等服务。

2021年,爱小丫基金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调研,问及女童们对未来的规划时,很多孩子的答案都是“多赚钱”。

这一调研结果最终促成了“女生未来赋能计划”的产生。激发“小丫”们的内生动力,为她们提供职业启蒙教育,成为该项目的核心内容。

“这个项目希望让‘小丫’们更多地去思考并帮助她们解决‘我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我敢不敢去追求想要的人生’等问题。”张茹玮说。

“小丫姐姐”是伴随着爱小丫基金共同成长的一个重要人群。她们既是项目的落地执行者,又是“小丫”们的“贴心姐姐”,还是联动学校、社区等力量关爱困境女童的“连心桥”。“小丫姐姐”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助女童的获得感。

为了赋能“小丫姐姐”,爱小丫基金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5次左右的“线上+线下”培训。从2022年开始,基金每年对“小丫姐姐”进行线下深度督导,全程跟进项目执行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线下培训效果更好,但成本太高,我们面临着募款方面的困难。”张茹玮坦言,“小丫姐姐”培训工作并没有得到公众广泛认可,募款额并不理想。爱小丫基金积极寻求爱心企业支持,链接媒体资源,并邀请知名博主做探访传播,让捐赠企业和公众深入了解困境女童现状和“小丫姐姐”的重要性。

此外,爱小丫基金还在贵州、云南发起了“小丫的茶园”和“小丫的咖啡园”项目,吸引“小丫”父母回乡就业,帮助“小丫”家庭创益增收,为“小丫”们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张茹玮谈到,无论是赋能“小丫姐姐”,还是赋能“小丫”的家长,基金关注的都是“陪伴的力量”,希望通过赋能困境女童的重要相关方,帮助她们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爱小丫会一直奔跑,让困境女童看到更多未来可能性。”张茹玮说。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14层

邮编编码:100053 传真:010-83481391

客服邮箱:info@cswef.org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0903706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21号

银行账户(需备注项目名称)

户 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中关村园区支行

账 号:1125 1201 0400 05688

大额行号:1031 0002 5122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东长安街支行

账 号:0200 3374 1900 0014 555

外币账户

户 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美 元:3506 1488 0000 02824

港 元:3506 1388 0000 0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