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志愿者朱丹——从“没有周末”的志愿服务,到亲友十几全部成为公益捐赠人
“这年头能让我从头读到尾的书不多了,但《柔软改变中国》成了我2017年那次高铁旅行的唯一读物。”朱丹讲起认识免费午餐基金的故事仍然有点不可置信,因为看了一本书,然后就去搜索项目官网,填写申请表,“顺势而为”地加到了现任免费午餐志愿者服务中心总监文雅娇的好友,然后就迅速成为了志愿者。
这次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志愿,朱丹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七年。她的第一份志愿工作是“学校微博志愿者”,这是确保免费午餐执行“四大原则”之一的“透明公开”的重要部分。志愿者指南很清晰简洁,但认真做起来并不简单。
每一个免费午餐开餐学校的微博披露,从采购、菜品,到财务核对等,每一天、每一条都需要准确。作为儿童舞蹈老师,朱丹常常在最忙的周日下课后还要再花费几个小时,核对100多所学校的微博,和免费午餐团队反馈后,如果有问题还要再和老师取得联系核查情况。
有时候,线上志愿者朱丹也会“掉马甲”,自费打车、坐长途公交再转摩托车去和村小老师“奔现”。这是因为许多老师不熟悉电脑或手机操作,为了让他们不再为发图片、做电子表反复发愁,朱丹就做了老师们的老师,带着自己的手提电脑,不厌其烦地一步一步实操,确保老师学会,即使那个学校只有两位老师,十几个孩子。
“现在这个村小已经因为并校而不存在了,但是我自己身为老师,听到校长说哪怕只有一个孩子都要认真坚守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值得。”
身为老师的朱丹感觉自己身上有种对孩子们天然的责任感,所以即使在自己怀孕期间也没断过巡查工作。生完孩子之后的第一件事,还是公益。“我把亲友们给娃的一部分红包作为善款做了捐赠,她可能是免费午餐最小的捐赠人了!以后也还会持续捐赠。”
除了自己的孩子,她的丈夫也成为了免费午餐月捐人。“今年上半年,我老公收到了免费午餐颁发的长期捐赠人证书,这个荣誉是很不容易的。”朱丹开心地在朋友圈晒出他们一家三口的志愿者和捐赠证书,她身边很多亲友也因为她的影响成为公益志愿者和捐赠人。
在做学校微博志愿者之外,同时朱丹也每年都要去几所乡村学校。一边是做学校的免费午餐开餐情况检查工作,突击检查、针对性检查还有关键问题解决,都是职责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她也延续着自己的公益帮扶,遇到家境十分困难的孩子,和老师核实后,就联系“公益亲友团”给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什么坚持做志愿者?朱丹总会想起云南马关县一个瘦瘦的小男孩。几年之前在探访学校时和他聊过天,几年之后再去学校,这个男孩依然记得她,哒哒地跑来喊她老师,长高长壮的他眼睛黑亮,还像上次一样和朱丹细数每天的午餐:“昨天的南瓜很好吃,今天的鸡肉和洋芋热热的,很香……”她默默听着,笑着点头,被孩子们围在中间,心里不断涌出各种情绪,惊喜、感动、值得……这可能就是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