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公益项目及教师赋能培训活动落地毕节黔西市
2025年2月28日至3月2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贵州省励志公益发展中心赴毕节黔西市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公益项目活动。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黔西市107所学校捐赠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该项目采用双师模式,精准施策,有力填补了乡村学校长期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资源短缺问题这一短板,心理健康课程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成功构建起“课程支持+能力提升+心理关怀”的全链条帮扶机制。不仅能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更通过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可持续支持,对预防心理问题、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深远社会意义。
2月28日,在黔西市教育局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一行人走访了该项目的2所学校。
(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正在为学生进行授课)
3月1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组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开展教师赋能培训活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贵州省励志公益发展中心、北京贵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代表及毕节黔西市委市政府相关人员、市直公(民)办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负责人和班主任180余人参加活动。
在为期一天半的培训中,开设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操作说明》、《小学生常见问题的解析与应对》、《教师自我情绪与压力管理》等课程,聚焦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操作说明,学习使用课程的技巧、了解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应对方式等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的提升参训教师自我情绪与压力管理能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更好的服务于黔西市基础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更快的促进黔西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