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赴西藏拉孜县开展地震灾后养老服务项目调研
为深入了解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养老服务现状与需求,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为老服务工作,5月13日至15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詹成付带队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就地震灾后养老服务项目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深入调研。
养老服务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是灾后恢复重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调研侧重实地考察受灾地区农村互助养老设施运营情况,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声音,了解老年群体实际困难,为基金会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养老帮扶项目奠定基础。
5月14日上午,在日喀则市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的引导下,詹成付理事长一行首先来到拉孜县柳乡柳村幸福院。詹理事长与柳村村党支部书记及幸福院工作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了幸福院的日常运营情况,包括服务老年人的数量、就餐频次以及具体服务内容,并实地查看了厨房、餐厅、活动室等各项设施的功能与使用状况,对幸福院在基层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随后,调研组又前往该县热萨乡宗贝村幸福院,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听取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紧接着,詹成付理事长一行来到地震灾后集中安置点,慰问居住在这里的困难群众。詹理事长与受灾群众面对面交流,关切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生产恢复以及面临的困难。他代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每户困难家庭送上了1000元慰问金以及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坚定信心,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早日重建美好家园。此次慰问不仅送去了一些物质上的帮助,也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温暖与关怀再次送到了部分受灾群众的心坎上。
14日下午,调研组在拉孜县民政局召开了座谈会。来自拉孜县以及日喀则市其他五个受灾县的民政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各县民政局分别介绍了当地地震灾后养老服务工作的进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实际困难,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养老助餐服务、完善基层养老体系提出了思考与建议。詹成付理事长认真听取了各县的介绍,对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表示赞赏,并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对策。座谈会还重点围绕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后期拟在受灾县幸福院开展的为老助餐服务项目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就项目资助模式、落地细节、资源整合等事宜交换了意见,以期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能够可持续运营的助餐服务模式,为受灾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营养、有尊严的用餐服务,切实解决部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
詹成付理事长表示:“老年人群体是灾后恢复重建中尤其需要关注的群体。我们此次来到拉孜县,就是要实地了解情况,听取基层声音,与当地民政部门和合作伙伴一道,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为受灾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要积极推进助餐服务等适老化项目,让他们在灾后能够安心、舒心地生活,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突发6.8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面对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的恶劣环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紧急拨付救灾资金200万元,并采购30台发电机,全力支持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恢复和民生基础保障。同时,通过支付宝平台爱心网友的爱心捐赠,基金会采购了852张高低床,及时捐赠给拉孜县曲下镇桑珠村、德林村以及芒普乡达龙村的集中安置点。这些高低床有效缓解了受灾群众临时住宿空间不足的问题,为他们在寒冷的冬季送去了温暖和关怀,彰显了社会各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
此次调研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一步在西藏受灾地区开展养老服务帮扶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决策参考。基金会将积极整合社会爱心资源,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紧密协作,共同推动灾后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持续关注受灾老年群体的福祉,助力他们在灾后安享晚年。
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杨军林陪同调研。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秦楠和北京新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王虎也参加了此次调研,他们表示,将结合各自优势,积极支持和参与到西藏地震灾后养老服务的帮扶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