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中美扶爱基金成立
3月18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中美集团共同发起的“扶一把 爱传递——中美扶爱基金”,在燕郊中美医院正式成立。作为国内首个“扶爱”基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美扶爱基金将依托福利基金会和中美医院的专业实力,通过制度化和长效化的扶助模式对于此类社会事件展开救助。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缪力、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顾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武韬、三河市民政局局长田建春、中美集团执行总裁郭华伟,以及此前备受社会关注的“石芳丽事件”当事人石芳丽与韩健老人共同参与了基金的启动仪式,小石成为首批受益于该基金的扶助对象,并与韩健老人一起受邀担任中美扶爱基金的“扶爱大使”。
“扶爱”基金源自“扶爱”事故
“要说为什么想起做一个 扶爱 基金,这还要从不久前发生的 石芳丽事件 说起。”基金发起方之一、中美集团执行总裁郭华伟说。2014年2月13日,打工女孩石芳丽在上班途中不慎撞倒了退休教师韩健老人,撞人后的小石勇于担责,将满脸鲜血的韩大爷送到中美医院,老人被女孩的真诚和善良所感动,当了解其家庭状况后,不仅放弃索赔,还让家人帮该女孩找了一份新工作。中美医院则减免了韩大爷的医疗费用,也免除了小石所面临的经济负担。
郭华伟说,机缘巧合让中美集团参与到了石芳丽事件的整个过程,而社会对这一老一少“良心互动”的关注则让他们感受到了公众对于友爱宽容的呼唤和解决“扶不扶”问题的期盼。中美集团作为一家集投资、医疗、制药、教育等研发于一体的大型国际化股份制企业集团,在全国有十数家医院和分支机构,能否进一步发挥自己专业能力,更好地承担救死扶伤的责任,为解决“扶不扶”提供一点有益的探索,这是中美集团创立“中美扶爱基金”的思考原点。
消除道德焦虑需要社会力量参与
2013年底的一项媒体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近14万人中有55.6%遇到老人倒地选择直接走开,只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來。此外,有8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持续关注与扶老人有关的新闻,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天津的赵先生表示,基本的道德准则要求他主动扶老人,但是确实担心“摊上一堆事”。“不是不想扶,真的是付不起”——赵先生的纠结也代表了“扶不扶”问题中最主要的道德焦虑。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郑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扶不扶”道德焦虑反映的是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与社会信任纽带的断裂,他认为,老人摔伤可能对于双方家庭都是很重的经济负担,如果社会力量能够帮助减轻这方面的负担,有助于“扶不扶”问题的解决。公益慈善组织设立基金会,专门针对扶老人被讹的情况,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支持,可减轻大家的顾虑,降低风险成本。
扶爱基金要成为“扶人心”的坚实后盾
据悉,成立后的“中美扶爱基金”将聚焦于摔伤医疗救助、见义勇为者保障等相关公益慈善事业,通过中美集团广泛的医疗网络发挥作用,第一时间为紧急事件提供包括医疗、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援助,减轻“扶人者”的顾虑。未来,基金还将涉及其他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难救助等救助领域,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石芳丽和韩健老人则是首批受益的扶助对象。
“中美扶爱基金”成立仪式上,韩健老人向基金赠送了一副字——“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韩大爷说,好人是占多数的,但面对跌倒的老人,扶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他和小石的互动只是交出了他们自己的答卷,要解决作为社会问题的“扶不扶”困境,需要每一个人的诚信与宽容。手拿“扶爱大使”聘书的石芳丽说,“得到韩大爷和中美医院的帮助和社会这么多关注,我一度感觉很惭愧,希望未来能为基金多尽一份力,也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在中美扶爱基金,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感受社会的关爱。”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缪力表示,“中美扶爱基金”的成立是一个标志,点亮了改善民风、促进社会和谐友爱发展的灯塔,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团结各方爱心人士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扶不扶”现象,努力创造对诚信宽容互助的社会环境,为创造“和谐社会”尽一份薄力。
“让扶不扶不再成为一个问题!”郭华伟说,中美扶爱基金希望能给受到意外伤害和勇于承担的人提供有力的保障后盾,点燃解决“扶不扶”问题的“星星之火”,“正如春晚小品《扶不扶》所说,人倒了不扶,人心就倒了,人心要是倒了,想扶也扶不起来了,希望中美扶爱基金的成立,扶起老人,扶起人心,为 扶不扶 服下一粒定心丸。”
(责任编辑:王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