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乡村守望幸福画卷”项目圆满收官
“乡村守望幸福画卷”项目圆满收官,“幸福笑脸”定格温情瞬间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惠及六地逾六千困难群众
4月14日上午,随着“幸福笑脸”公益摄影展在北京朗园Park像素画廊的顺利开幕,由中央财政支持、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实施的“乡村守望幸福画卷”社会服务项目正式宣告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项目期间拍摄的动人“幸福笑脸”照片,也标志着这项自2024年6月启动,历时10个月,深入服务6个乡村振兴及东北振兴重点地区低收入困难群体的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乡村守望幸福画卷”项目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承接的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试点项目之一,总投入119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万元,基金会配套39万元)。项目聚焦四川凉山州美姑县与布拖县、贵州毕节市纳雍县与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云南文山州马关县以及吉林延边州延吉市等6个地区,旨在为当地低收入人口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送去关爱与支持,并探索依托本地力量的可持续社会服务模式。
在为期10个月的项目执行期间,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项目团队与六地民政部门及本地社会组织(美姑千林社工服务中心、布拖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纳雍县爱心纳雍公益联合会、三都水族自治县恒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马关晨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光芒爱心公益协会)紧密合作,成功组建了由社工、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构成的166人本地服务团队,被亲切地称为“幸福使者”。
项目团队克服了地理偏远、交通不便、文化差异等挑战,深入22个街道(乡镇)的59个社区(村),累计为6047名受益对象提供了上门访视、发放包含生活必需品和特色调味品的“幸福包”6285份,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了包括健康指导、安全教育、心理疏导、家庭清洁、生活照料、亲子活动在内的个性化服务和社区关爱活动共计9385人次。项目不仅改善了受益群众的生活,更通过“幸福传递”、“暖冬幸福年”、“春暖幸福花”等特色活动,传递了社会温情,促进了社区融合,尤其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收效显著。
在“幸福笑脸”开幕活动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马中胜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乡村守望幸福画卷’项目不仅将中央财政的关怀和基金会的温暖送到了最需要的人群手中,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本地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活力,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宝贵的社会服务力量,探索了可持续的帮扶模式。”来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光芒爱心公益协会的会长井雪梅作为服务团队代表分享了在一线服务的感人故事和宝贵经验。
项目期间拍摄的300余张“幸福笑脸”和服务照片,真实记录了受益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在本次“幸福笑脸”公益摄影展中展出。这些笑容不仅是对项目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乡村守望幸福画卷”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完成了既定服务目标,有效回应了基层困难群众的需求,还显著提升了项目执行地社会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社会组织力量。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表示,将继续关注这些地区,支持本地社会力量的成长,让幸福的画卷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徐徐展开。